首頁
1
其他
2
實車評論
3
【試乘報告】動靜兼備不誇大!台鈴「eReadyRun」4
https://www.bikecity.com.tw/yellowpage/custom_120741.html 【試乘報告】動靜兼備不誇大!台鈴「eReadyRun」 【試乘報告】動靜兼備不誇大!台鈴「eReadyRun」 【試乘報告】動靜兼備不誇大!台鈴「eReadyRun」 繼主打都會舒適騎乘的 eReadyFun 之後,台鈴的電動機車品牌 eReady 在不到一年內推出了旗下第二款車型 eReadyRun,而這台 eReadyRun 以操控掛帥,主打動靜皆宜且具備大車靈魂的騎乘感受。口號人人會喊,但 eReadyRun 是不是真如車廠所說的那般強大?快跟著筆者一起深度體驗 eReadyRun! 實車細節 為區分車型特色,eReadyRun 的車頭小風鏡設計較為方正,且導入更多折線設計,與 eReadyFun 圓潤小巧的造型大不相同。 大燈燈具方面與 eReadyFun 相仿,但 LED 燈泡由 12 顆變成 18 顆,導入藍化的內透明鏡,光圈在一定視距時呈現火焰燃燒狀,在啟動時會點亮光圈,科技感十足,而加上燈具外的殼件,整個車頭輪廓變得更有層次。   前土除設計有別於 PBGN 聯盟車款,採用較為銳利的造型,且為鎖付在三角台下方的「固定式」設計。   為追求更好的操控表現以及加速性能, eReadyRun 採用新設計的輕量化輪框,並採用 CNC 切削打造雙色設計。   前輪規格為 100/80-14,後輪規格為 110/70-13,且前後輪皆採用 MAXXIS M6237 雙能複合胎,抓地力表現以原廠配胎而言相當優質。   前懸吊採用 33mm 不可調正叉,前叉彈簧採用複合 K 值設定,阻尼較 eReadyFun 提升 50% 以上,後懸吊為五段預載可調雙槍避震器,阻尼強度同樣較 eReadyFun 提升 50% 以上。而後避震預載調整須使用勾形扳手,或者在有適當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直接抓住避震器下托盤旋轉調整。   前制動採用一顆對四輻射卡鉗搭配 245mm 固定式浪花碟,後制動為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 190mm 固定式通風碟,並且標配 CBS,較為特別的一點是,eReadyRun 在前後煞車油管方面採用了前金屬油管、後橡膠油管的配置,據官方說法如此配置可以帶來更有彈性、更易掌控的煞車手感。   eReadyRun 前齒盤規格為 15T,後齒盤規格為 41T,鍊條為 92 目的 428 規格 RK 油封鍊。   eReadyRun 採用辨識性更好的全彩漸變式高亮度液晶儀表,就算在大太陽底下也能辨識儀表資訊。儀表外緣會依照車速的不同產生顏色變化,每10km/h呈現一個色階,共有八個色階,當車速超過80km/h以上會轉變為紅色,以呈現跑車般的熱血澎湃感。而 eReadyRun 與 eReadyFun 最大的差異莫過於導入 SPORT 模式以及方格旗模式,加速性能更強。   左把手設有遠近燈開關,並附有超車燈的功能,此外還有基本的方向燈及喇叭按鈕等,而右把手開關則具備警示燈、坐墊開關、儀表功能鍵、方格旗模式、SMART 功能開關。   eReadyRun 搭載了方便的倒車功能,用食指輕輕一扣就能輕鬆將車輛從狹窄的停車格退出,而握把設計也相當有特色,採用了較為狹長的蜂巢圖樣 計,實際抓握起來相當就手,此外 eReadyRun 的煞車拉桿參考了重車零件的力矩設計,因此得到了手感更好且更省力的效果。   eReadyRun 在內裝方面採用前雙置物空間的設計,讓車主可以更自由的收納個人物品。   以 iPhone XR 示範,左右兩側置物空間的深度、寬度相仿,唯獨右側置物空間上方因設有感應鎖頭,體積較大、較長的物品較不容易置入。   而內中裝中央設有一組內附 USB 車充裝置的置物掛勾,掛勾方面沒有特別設置防脫機構。   eReadyRun 鎖車、啟動都要靠這張感應鑰匙卡,或者可以透過 eReady 專屬 APP 來控制車輛功能。   前置腳空間設有不規則菱格狀咬花提升防滑效果,置腳處有曲度而非完全平整,後座腳踏與 eReadyFun 一樣採用固定式設計,踩踏面積相當大,能提供紮實的踩踏感。   坐墊方面與 eReadyFun 採用相同造型,但在細節上仍有區別。   坐墊皮質與表面摩擦力與eReadyFun有些許差異,更適合激烈操駕,而車縫處改採用較具動感的紅色縫線,且在車尾處設有象徵 eReady 「Run」的 R 字電繡。 車廂容量 eReadyRun 的車廂空間與 eReadyFun 相同,屬於較寬但底部有隆起的類型。   這邊以裝有大鴨尾的 X-Lite X803RS 測試,測試後發現不論正放、反放,無須刻意擠壓都能輕鬆關閉車廂。   而 eReadyRun 能具備如此強大裝載力的原因是坐墊底下的凹陷設計,但是要注意的是,由於車廂本身造型的緣故,實際裝載能力仍有可能因為裝載物品形狀的關係而有所差異。 燈系 尾燈與 eReadyFun 採用相同的燈具,車輛啟動後下緣的尾燈就會亮起,尾燈採用 LED 勻光設計,日間、夜間都有極佳的辨識性。   煞車時燈具上緣會點亮,並在尾燈外緣形成一整圈光環。   前後方向燈皆為 LED 燈具,前方向燈內嵌於車頭兩側,後方向燈則與尾燈整合在一起。 大燈測試 eReadyRun 的大燈為 LED 魚眼燈具,並採用遠近燈分離的設計,實際測試可以看到,近燈燈形為倒三角,且有非常明顯的燈具切線,切線消失處略超過 25 公尺,近燈最亮處為車前五米的 67.46 流明,整體照度尚稱均勻;遠燈燈形類似倒梯形,同樣具備明顯切線,遠燈最亮處為車前 15 公尺的 66.92 流明,同樣具有照度均勻的特性。 魔鬼藏在車架裡 據了解,eReadyRun 的車架設計基礎來自於 Gogoro 3,雖然整體架構、幾何與 Gogoro 3 相同,但 eReadyRun 使用的車架為台鈴工業自行生產,所以在材料選用、焊接、工法等製造細節上有所不同。為了印證這點,我們借來一台同樣為前 14 吋、後 13 吋的 Gogoro 3 作對比。畫面左側為 eReadyRun,畫面右側為 Gogoro 3。   從側視與鳥瞰圖來看,車架幾何與線路配置等幾乎完全相同,但車架上的配件如水冷排支架、MCU 馬達控制器固定支架的材質與塗裝明顯不同。   eReadyRun 的車架焊道較為厚實平整,Gogoro 3 的車架焊道則較薄,且有明顯的焊接痕跡。   看完焊道,再來看看車架管壁厚度的差異,我們取車尾右邊車架管材開口處測量,eReadyRun 測得 2.19mm,Gogoro 3 為 2.43mm,eReadyRun 比 Gogoro 3 少了 0.24mm。   接著測量右側車尾車架內徑,eReadyRun 為 34.66mm,Gogoro 3 為 34.54mm,eReadyRun 比 Gogoro 3 多了 0.12mm。   我們取車架同一區段測量車架外管徑,eReadyRun 為 38.25mm,Gogoro 3 為 37.97mm,eReadyRun 比 Gogoro 3 多了 0.28mm。綜合管壁厚度與內徑數據,我們推測造成外管徑差異的因素為車架防鏽處理方式,eReadyRun 採用噴塗處哩,塗層相對較厚,而 Gogoro 3 採用電著塗裝,因此塗層相對較薄。   由於 eReadyRun 採用與 Gogoro 3 相同的車架設計,理論上前齒軸心與搖臂軸心應位於同一軸線上,搖臂上下運動時才不會因長度變化導致鏈條張力改變,使得馬達軸心與鏈條承受額外的拉力。但在比對過程中我們意外發現 Gogoro 3 的搖臂與前齒軸心出現一前一後的狀況,而非完全同軸。   輪框重量差異 eReadyRun 強調採用新設計的輕量化輪框,為了瞭解 eReadyRun 的輪框重量是否真的有輕量化,我們將 Gogoro 3 與 eReadyRun 的輪胎、碟盤、齒盤都拆除,單純測量輪框重量,實際測量後得知 Gogoro 3 前框重 3.6kg,後框重 6.1kg。eReadyRun 的前框重 3.2kg,比 Gogoro 3 輕了 0.4kg;後框含減震橡膠及齒盤座重 4.7kg,比 Gogoro 3 輕了 1.4kg,確實減去不少重量,也驗證了在使用同樣動力單元的情況下,eReadyRun 的加速感更輕快的理由,而 eReadyRun 靈動而穩重的行路感受更是其來有自。   前後軸重 拆完車架來看一下 eReadyRun 的前後配重,實際測量後得到前輪軸重約為51.5kg,後輪軸重約為 71.1kg,前後配重比例約略為 4:6,而總重則與官方規格表註記的 121kg 大致相符。 市區騎乘心得 市區最煩人的就是長長車龍,要想快速脫離車陣,電動車澎拜飽滿的加速性能絕對是最佳解藥,而 eReadyRun 採用的是動力更大的 S2 系列水冷永磁馬達,最大出力為 10.19hp/3,000rpm,加上 eReady 在後輪方面導入重機的減震橡膠設計,能避免起步時扭力湧出的感受過於直接。飽滿且充滿彈性的起步感受,讓騎士在開收油門的過程中更容易掌握車輛的動態反應。   市區路面品質對電動車騎士來說是永遠的痛,主要原因是電動車為了提升續航力,多半會採用更高的胎壓設定,懸吊往往屈就於成本而無法得到好的設定,因此在市區騎乘一路顛到目的地是家常便飯,而主打懸吊設定可動可靜的 eReadyRun 在路感處理上真的很有一套,不只保有如同 eReadyFun 的舒適性,更具備能在車陣中穿梭自如的靈巧表現,低速迴轉時的穩定感更是可圈可點,可說是筆者騎過的 PBGN 聯盟車款中調教最佳的一台。 山道騎乘心得 穿越市區,我們一路向山路區段前進,剛剛體驗過 eReadyRun 在市區騎乘時那乖順又靈動的騎乘感受,接下來要試試他標榜的運動性能,發表會上我們見識到 eReadyRun 在賽道中的能耐,但是來到彎道複雜起伏多變的山路區段,eReadyRun 還能保持這麼好的表現嗎?答案是!   首先從動力講起,10.19hp 的動力在起步加速擺脫車陣可說是無往不利,來到山路更是完全解放,飽滿的動力輸出幾乎可以無視上坡路段,而且電動車動力隨催即到的特性讓騎士無須提早開油等轉速爬升,後輪的減震橡膠設計,更使開收油門之際的動力輸出更加柔和,騎士可以放心轉下更多油門,而不用擔心動力來的又硬又急導致後輪打滑,騎乘節奏比起以往騎乘過的電車更加順暢且穩定。   再來是煞車系統,eReadyRun 的制動規格為前輻射對四搭配後單二卡鉗,並配備 CBS 連動煞車系統,前制動力道相當紮實、線性,搭配優異的懸吊設定更讓人能自信的重手煞車,而 eReadyRun 採用前後油管材質相異的設計,使得 CBS 操作起來手感相當特別,有別於前後皆為金屬油管的車款更多了一分彈性,雖然少了一些「準確」的感覺,但筆者認為如此設定反而更適合一般騎士使用。   最後是傾角表現的部分,eReadyRun 採用前 14 後 13 的輪徑設定,能使用的傾角先天上就比 eReadyFun 更大,加上 eReadyRun 穩定的懸吊設定,在過彎的時候不會因為懸吊過度壓縮而頻繁的磨到船底或者中柱。在不需要擔心磨到中柱的情況下,自然可以更順暢的過彎,騎乘節奏也自然加快了起來,綜觀而論,說 eReadyRun 是目前國產電車中的懸吊調校範本也不為過! ESS 系統 eReadyRun 跑得快又煞得住,但是後車可不見得能反應得過來,為了讓後方車輛可以即時的了解前車動態,eReadyRun 搭載了 ESS 系統(mergency top ignal),也就是緊急煞車警示系統,在時速五十公里以上緊急煞車時就會觸發 ESS,車輛會點亮雙黃燈警示後車,直到時速低於五十公里以下,或者釋放煞車,ESS 才會停止作動,不論對車主或者後方駕駛人都是多一層保障。 0-60km 加速測試 雖說體感上 eReadyRun 真的給人很快的感覺,不過口說無憑,還是用加速測試的數據說話吧!測試前先將車輛打到指定胎壓,eReadyRun 的胎壓設定為前 33psi,後 40psi。   測試車手大 K 體重為 110.7kg。   經過多次測試,我們取其中最佳的一趟來進行 0-60km 的加速與距離區間分析。   從加速成績可以看到,eReadyRun 幾乎是一起步就達到 30km/h,要達到 60km/h 只需要 6.769 秒,而且從 0km/h 到 60km/h 之間的加速表現相當線性,搭配另一張以速度為區間的圖表來看更是明顯!而官方提供 0-50kmh 的數據為 3.7 秒,我們實測結果為 4.699 秒,考量到車手體重高達 110kg,只多出一秒鐘算是合理範圍。   繞錐測試 eReadyRun 既然以操縱掛帥,那當然要測試一下 24公尺繞錐測試,扣除練習,卡普大叔共進行了五次測時,最佳成績為 6.718 秒,測試後卡普大叔表示 eReadyRun 的操縱感相當自然,整車調教得宜,大舵角轉向不軟腳,大開油不爆衝,重點是測了十趟都沒磨到中柱,這點給他十足的自信感。   卡普大叔測試結束後筆者也下場小試身手,並得到與卡普大叔相同的結論,eReadyRun 的動態反應真的既穩重又靈動,在山路測試後又再一次讓人驚艷。 結語 PBGN 聯盟成形以來推出過形形色色以 Gogoro S 系列為基礎的車款,雖然底子相同,但卻各有其特色,而上市不到一年的 eReady 推出更運動化的 eReadyRun,想透過穩健殷實的調教功力吸引市場目光,而實際騎乘過後更讓筆者對其讚譽有加,eReadyRun 主打的「動靜兼備」絕對不是畫大餅、呼口號,這台 eReadyRun 絕對值得你特地找時間去試乘體驗!  原文出處: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 [精華]台鈴 eReadyRun 深度測試!動靜兼備不誇大,薑還是老的辣!
https://www.bikecity.com.tw/yellowpage/ eReady 台鈴智慧電動車購車網
首頁 實車評論 【試乘報告】動靜兼備不誇大!台鈴「eReadyRun」

【試乘報告】動靜兼備不誇大!台鈴「eReadyRun」


繼主打都會舒適騎乘的 eReadyFun 之後,台鈴的電動機車品牌 eReady 在不到一年內推出了旗下第二款車型 eReadyRun,而這台 eReadyRun 以操控掛帥,主打動靜皆宜且具備大車靈魂的騎乘感受。口號人人會喊,但 eReadyRun 是不是真如車廠所說的那般強大?快跟著筆者一起深度體驗 eReadyRun!
a4e3c8b1e5442ffd1104711e83de1d40.jpg

實車細節

為區分車型特色,eReadyRun 的車頭小風鏡設計較為方正,且導入更多折線設計,與 eReadyFun 圓潤小巧的造型大不相同。
c7b0b40a8de99f12c47012649ab56933.jpg

大燈燈具方面與 eReadyFun 相仿,但 LED 燈泡由 12 顆變成 18 顆,導入藍化的內透明鏡,光圈在一定視距時呈現火焰燃燒狀,在啟動時會點亮光圈,科技感十足,而加上燈具外的殼件,整個車頭輪廓變得更有層次。

 f2440b68375f31f169887daf01ccfa0e.jpg

前土除設計有別於 PBGN 聯盟車款,採用較為銳利的造型,且為鎖付在三角台下方的「固定式」設計。

 cf7f701819dfbed4b70f81985bb38a09.jpg

為追求更好的操控表現以及加速性能, eReadyRun 採用新設計的輕量化輪框,並採用 CNC 切削打造雙色設計。

 0f762b270bced1726c0e4667f9a80211.jpg

前輪規格為 100/80-14,後輪規格為 110/70-13,且前後輪皆採用 MAXXIS M6237 雙能複合胎,抓地力表現以原廠配胎而言相當優質。

 1031aaa578a7373e32ab4bbdc37b1f6b.jpg

前懸吊採用 33mm 不可調正叉,前叉彈簧採用複合 K 值設定,阻尼較 eReadyFun 提升 50% 以上,後懸吊為五段預載可調雙槍避震器,阻尼強度同樣較 eReadyFun 提升 50% 以上。而後避震預載調整須使用勾形扳手,或者在有適當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直接抓住避震器下托盤旋轉調整。

 fd316811b3298d4c3e6e374c1408a337.jpg

前制動採用一顆對四輻射卡鉗搭配 245mm 固定式浪花碟,後制動為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 190mm 固定式通風碟,並且標配 CBS,較為特別的一點是,eReadyRun 在前後煞車油管方面採用了前金屬油管、後橡膠油管的配置,據官方說法如此配置可以帶來更有彈性、更易掌控的煞車手感。

 e7c08aafd54ec0c18a304aabedc7a04c.jpg

eReadyRun 前齒盤規格為 15T,後齒盤規格為 41T,鍊條為 92 目的 428 規格 RK 油封鍊。

 a87c1cf9efae57e827af472d017b099d.jpg

eReadyRun 採用辨識性更好的全彩漸變式高亮度液晶儀表,就算在大太陽底下也能辨識儀表資訊。儀表外緣會依照車速的不同產生顏色變化,每10km/h呈現一個色階,共有八個色階,當車速超過80km/h以上會轉變為紅色,以呈現跑車般的熱血澎湃感。而 eReadyRun 與 eReadyFun 最大的差異莫過於導入 SPORT 模式以及方格旗模式,加速性能更強。

 7d50887f217ec9960abd47efa2b84409.jpg

左把手設有遠近燈開關,並附有超車燈的功能,此外還有基本的方向燈及喇叭按鈕等,而右把手開關則具備警示燈、坐墊開關、儀表功能鍵、方格旗模式、SMART 功能開關。

 8260d81253e04616ba9f585f70c64c04.jpg

eReadyRun 搭載了方便的倒車功能,用食指輕輕一扣就能輕鬆將車輛從狹窄的停車格退出,而握把設計也相當有特色,採用了較為狹長的蜂巢圖樣 計,實際抓握起來相當就手,此外 eReadyRun 的煞車拉桿參考了重車零件的力矩設計,因此得到了手感更好且更省力的效果。

 2f2a9e1c3e9fe88f0f3af30e2c1316e0.jpg

eReadyRun 在內裝方面採用前雙置物空間的設計,讓車主可以更自由的收納個人物品。

 a7e372b39164f790e8159918befd05f1.jpg

以 iPhone XR 示範,左右兩側置物空間的深度、寬度相仿,唯獨右側置物空間上方因設有感應鎖頭,體積較大、較長的物品較不容易置入。

 e0205471074f2496f0b8cb894bac278f.jpg

而內中裝中央設有一組內附 USB 車充裝置的置物掛勾,掛勾方面沒有特別設置防脫機構。

 323636ce52454fc3e21f39949adc5c68.jpg

eReadyRun 鎖車、啟動都要靠這張感應鑰匙卡,或者可以透過 eReady 專屬 APP 來控制車輛功能。

 e548e15685c7cd5ce9a052aba701887a.jpg

前置腳空間設有不規則菱格狀咬花提升防滑效果,置腳處有曲度而非完全平整,後座腳踏與 eReadyFun 一樣採用固定式設計,踩踏面積相當大,能提供紮實的踩踏感。

 88f7b2271e51f61144aa56f363981ec8.jpg

坐墊方面與 eReadyFun 採用相同造型,但在細節上仍有區別。

 eb61a49dfb622d56cfb8a2d88c4d60c3.jpg

坐墊皮質與表面摩擦力與eReadyFun有些許差異,更適合激烈操駕,而車縫處改採用較具動感的紅色縫線,且在車尾處設有象徵 eReady 「Run」的 R 字電繡。
3178f59e6858a6764cfd4dae49e3bf22.jpg

車廂容量

eReadyRun 的車廂空間與 eReadyFun 相同,屬於較寬但底部有隆起的類型。

 a342c731eba42c5aca28cfe5409bd525.jpg

這邊以裝有大鴨尾的 X-Lite X803RS 測試,測試後發現不論正放、反放,無須刻意擠壓都能輕鬆關閉車廂。

 aa6a491269019ff2bac0a1e440da42b9.jpg

而 eReadyRun 能具備如此強大裝載力的原因是坐墊底下的凹陷設計,但是要注意的是,由於車廂本身造型的緣故,實際裝載能力仍有可能因為裝載物品形狀的關係而有所差異。
4b3aa0323dc90254ee5ed7def41d8863.jpg

燈系

尾燈與 eReadyFun 採用相同的燈具,車輛啟動後下緣的尾燈就會亮起,尾燈採用 LED 勻光設計,日間、夜間都有極佳的辨識性。

 4a4f844ccc19c6cc9bbcf4cbc252d812.jpg

煞車時燈具上緣會點亮,並在尾燈外緣形成一整圈光環。

 9bd87a20428c9371eaa5f7ba2685ea84.jpg

前後方向燈皆為 LED 燈具,前方向燈內嵌於車頭兩側,後方向燈則與尾燈整合在一起。
291cdafa9ed0c5131db838552440e8ac.jpg

大燈測試

eReadyRun 的大燈為 LED 魚眼燈具,並採用遠近燈分離的設計,實際測試可以看到,近燈燈形為倒三角,且有非常明顯的燈具切線,切線消失處略超過 25 公尺,近燈最亮處為車前五米的 67.46 流明,整體照度尚稱均勻;遠燈燈形類似倒梯形,同樣具備明顯切線,遠燈最亮處為車前 15 公尺的 66.92 流明,同樣具有照度均勻的特性。
176ec15a373460acb929dac36384d484.jpg

魔鬼藏在車架裡

據了解,eReadyRun 的車架設計基礎來自於 Gogoro 3,雖然整體架構、幾何與 Gogoro 3 相同,但 eReadyRun 使用的車架為台鈴工業自行生產,所以在材料選用、焊接、工法等製造細節上有所不同。為了印證這點,我們借來一台同樣為前 14 吋、後 13 吋的 Gogoro 3 作對比。畫面左側為 eReadyRun,畫面右側為 Gogoro 3。

 74c2a172e2fc433e9088f5a49aac821f.jpg

從側視與鳥瞰圖來看,車架幾何與線路配置等幾乎完全相同,但車架上的配件如水冷排支架、MCU 馬達控制器固定支架的材質與塗裝明顯不同。

 e722a70e307ea61fefbc827463df520c.jpg

eReadyRun 的車架焊道較為厚實平整,Gogoro 3 的車架焊道則較薄,且有明顯的焊接痕跡。

 23b0fcdc7439aa748bbafbc6232bc208.jpg

看完焊道,再來看看車架管壁厚度的差異,我們取車尾右邊車架管材開口處測量,eReadyRun 測得 2.19mm,Gogoro 3 為 2.43mm,eReadyRun 比 Gogoro 3 少了 0.24mm。

 5db7b208bf95674cdaae8118f7c10a2d.jpg

接著測量右側車尾車架內徑,eReadyRun 為 34.66mm,Gogoro 3 為 34.54mm,eReadyRun 比 Gogoro 3 多了 0.12mm。

 5ad19cf878fd302dd6423d1e7e1517a5.jpg

我們取車架同一區段測量車架外管徑,eReadyRun 為 38.25mm,Gogoro 3 為 37.97mm,eReadyRun 比 Gogoro 3 多了 0.28mm。綜合管壁厚度與內徑數據,我們推測造成外管徑差異的因素為車架防鏽處理方式,eReadyRun 採用噴塗處哩,塗層相對較厚,而 Gogoro 3 採用電著塗裝,因此塗層相對較薄。

 0bc88dbdfd3713b271e9f202c3432e46.jpg

由於 eReadyRun 採用與 Gogoro 3 相同的車架設計,理論上前齒軸心與搖臂軸心應位於同一軸線上,搖臂上下運動時才不會因長度變化導致鏈條張力改變,使得馬達軸心與鏈條承受額外的拉力。但在比對過程中我們意外發現 Gogoro 3 的搖臂與前齒軸心出現一前一後的狀況,而非完全同軸。

 5aab479c2722e121acb4dcb92197e9ef.jpg

輪框重量差異

eReadyRun 強調採用新設計的輕量化輪框,為了瞭解 eReadyRun 的輪框重量是否真的有輕量化,我們將 Gogoro 3 與 eReadyRun 的輪胎、碟盤、齒盤都拆除,單純測量輪框重量,實際測量後得知 Gogoro 3 前框重 3.6kg,後框重 6.1kg。
7660ba276161a5473ba9e09d83369774.jpg
eReadyRun 的前框重 3.2kg,比 Gogoro 3 輕了 0.4kg;後框含減震橡膠及齒盤座重 4.7kg,比 Gogoro 3 輕了 1.4kg,確實減去不少重量,也驗證了在使用同樣動力單元的情況下,eReadyRun 的加速感更輕快的理由,而 eReadyRun 靈動而穩重的行路感受更是其來有自。

 bb5e0bac7bffd208a386579bcd0cc4c6.jpg
62dde88c963891b17905dcd4485960ea.jpg

前後軸重

拆完車架來看一下 eReadyRun 的前後配重,實際測量後得到前輪軸重約為51.5kg,後輪軸重約為 71.1kg,前後配重比例約略為 4:6,而總重則與官方規格表註記的 121kg 大致相符。
4d626a0903c961d1ebe5da8c970fb253.jpg

市區騎乘心得

市區最煩人的就是長長車龍,要想快速脫離車陣,電動車澎拜飽滿的加速性能絕對是最佳解藥,而 eReadyRun 採用的是動力更大的 S2 系列水冷永磁馬達,最大出力為 10.19hp/3,000rpm,加上 eReady 在後輪方面導入重機的減震橡膠設計,能避免起步時扭力湧出的感受過於直接。飽滿且充滿彈性的起步感受,讓騎士在開收油門的過程中更容易掌握車輛的動態反應。

 ecbde59818cd28fc116a150fb3287c60.jpg

市區路面品質對電動車騎士來說是永遠的痛,主要原因是電動車為了提升續航力,多半會採用更高的胎壓設定,懸吊往往屈就於成本而無法得到好的設定,因此在市區騎乘一路顛到目的地是家常便飯,而主打懸吊設定可動可靜的 eReadyRun 在路感處理上真的很有一套,不只保有如同 eReadyFun 的舒適性,更具備能在車陣中穿梭自如的靈巧表現,低速迴轉時的穩定感更是可圈可點,可說是筆者騎過的 PBGN 聯盟車款中調教最佳的一台。
e4a742419a2b47cef94e877de98516fe.jpg

山道騎乘心得

穿越市區,我們一路向山路區段前進,剛剛體驗過 eReadyRun 在市區騎乘時那乖順又靈動的騎乘感受,接下來要試試他標榜的運動性能,發表會上我們見識到 eReadyRun 在賽道中的能耐,但是來到彎道複雜起伏多變的山路區段,eReadyRun 還能保持這麼好的表現嗎?答案是!

 22f3a9920a854f402bc26dce7e880be8.jpg

首先從動力講起,10.19hp 的動力在起步加速擺脫車陣可說是無往不利,來到山路更是完全解放,飽滿的動力輸出幾乎可以無視上坡路段,而且電動車動力隨催即到的特性讓騎士無須提早開油等轉速爬升,後輪的減震橡膠設計,更使開收油門之際的動力輸出更加柔和,騎士可以放心轉下更多油門,而不用擔心動力來的又硬又急導致後輪打滑,騎乘節奏比起以往騎乘過的電車更加順暢且穩定。

 1420ca8086a92a3261a1971c9b3997f7.jpg

再來是煞車系統,eReadyRun 的制動規格為前輻射對四搭配後單二卡鉗,並配備 CBS 連動煞車系統,前制動力道相當紮實、線性,搭配優異的懸吊設定更讓人能自信的重手煞車,而 eReadyRun 採用前後油管材質相異的設計,使得 CBS 操作起來手感相當特別,有別於前後皆為金屬油管的車款更多了一分彈性,雖然少了一些「準確」的感覺,但筆者認為如此設定反而更適合一般騎士使用。

 dc5358139a170c417647d81a43085939.jpg

最後是傾角表現的部分,eReadyRun 採用前 14 後 13 的輪徑設定,能使用的傾角先天上就比 eReadyFun 更大,加上 eReadyRun 穩定的懸吊設定,在過彎的時候不會因為懸吊過度壓縮而頻繁的磨到船底或者中柱。在不需要擔心磨到中柱的情況下,自然可以更順暢的過彎,騎乘節奏也自然加快了起來,綜觀而論,說 eReadyRun 是目前國產電車中的懸吊調校範本也不為過!
086e238072ec6dc84693748af1f6cdb1.jpg

ESS 系統

eReadyRun 跑得快又煞得住,但是後車可不見得能反應得過來,為了讓後方車輛可以即時的了解前車動態,eReadyRun 搭載了 ESS 系統(mergency top ignal),也就是緊急煞車警示系統,在時速五十公里以上緊急煞車時就會觸發 ESS,車輛會點亮雙黃燈警示後車,直到時速低於五十公里以下,或者釋放煞車,ESS 才會停止作動,不論對車主或者後方駕駛人都是多一層保障。
118b95090cb96d7757a1f4f61ea62c81.jpg

0-60km 加速測試

雖說體感上 eReadyRun 真的給人很快的感覺,不過口說無憑,還是用加速測試的數據說話吧!測試前先將車輛打到指定胎壓,eReadyRun 的胎壓設定為前 33psi,後 40psi。

 8d7400a37e4b94013e76714d2092736f.jpg

測試車手大 K 體重為 110.7kg。

 91dc2eda05fc9ed98917fa24aeea561a.jpg

經過多次測試,我們取其中最佳的一趟來進行 0-60km 的加速與距離區間分析。

 c117d991c2eb8da4d5f158c09a2de829.jpg

從加速成績可以看到,eReadyRun 幾乎是一起步就達到 30km/h,要達到 60km/h 只需要 6.769 秒,而且從 0km/h 到 60km/h 之間的加速表現相當線性,搭配另一張以速度為區間的圖表來看更是明顯!而官方提供 0-50kmh 的數據為 3.7 秒,我們實測結果為 4.699 秒,考量到車手體重高達 110kg,只多出一秒鐘算是合理範圍。

 f1b5cc5fe2ea21f03cf5df3be9ff79e7.jpg9276300ec3bfbc0dfbeb1cd578a4ed37.jpg

繞錐測試

eReadyRun 既然以操縱掛帥,那當然要測試一下 24公尺繞錐測試,扣除練習,卡普大叔共進行了五次測時,最佳成績為 6.718 秒,測試後卡普大叔表示 eReadyRun 的操縱感相當自然,整車調教得宜,大舵角轉向不軟腳,大開油不爆衝,重點是測了十趟都沒磨到中柱,這點給他十足的自信感。

 a8eb7497882c69f3ade860401424ddc1.jpg

卡普大叔測試結束後筆者也下場小試身手,並得到與卡普大叔相同的結論,eReadyRun 的動態反應真的既穩重又靈動,在山路測試後又再一次讓人驚艷。
01580f5acf5e890620eccfa11ff4210f.jpg

結語

PBGN 聯盟成形以來推出過形形色色以 Gogoro S 系列為基礎的車款,雖然底子相同,但卻各有其特色,而上市不到一年的 eReady 推出更運動化的 eReadyRun,想透過穩健殷實的調教功力吸引市場目光,而實際騎乘過後更讓筆者對其讚譽有加,eReadyRun 主打的「動靜兼備」絕對不是畫大餅、呼口號,這台 eReadyRun 絕對值得你特地找時間去試乘體驗! 
c3db42a3db43587f7ca4665d5fd5629b.jpg




原文出處: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 [精華]
台鈴 eReadyRun 深度測試!動靜兼備不誇大,薑還是老的辣!